思政教育

教学案例
位置: 本站首页 > 思政教育 > 教学案例 > 正文

2010年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

   作者:思政教研室      时间:[2014-12-17]   点击数:

高翔,男,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07级直博生。

听说过他的人,都觉得他是个了不起的传奇;见过他的人,都忘不了他那温和的笑容。他是清华大学的学术新秀,也是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获得者;他师从著名生物学家施一公教授,入学两年后即开始在Science、Nature等顶级杂志发表文章;他曾作为中国的30名博士生代表之一受邀参加第六十届诺贝尔奖得主交流大会,受到相关领域权威学者的高度认可;他曾获得中国晶体学会颁发的“TTP LABTECH 奖”等众多荣誉,并受到《中国青年报》等多家媒体的关注和采访。他是一颗冉冉升起的学术新星,是研究生中偶像级的风云人物。

他叫高翔,一名清华大学的四年级直博生,一位年轻的结构生物学研究者。

高翔从小就是个“问题宝宝”,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对未知的事物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在家人的支持和鼓励下,高翔从小就喜欢提问题,养成了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好习惯。小学、中学、大学,一路走来,高翔对生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那些生命过程中非常基本、非常精细的反应的分子机制,更是令高翔感到新奇而有趣。四年前,高翔来到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从此进入了结构生物学的神奇世界。

结构生物学是以生物大分子特定空间结构、结构的特定运动与生物学功能的关系为基础,来阐明生命现象及其应用的科学。通过分析不同状态的大分子的结构以及复合物的结构,科学家们可以准确的了解整个反应过程。结构生物学在生物学研究中有着极其重要的独特地位,在过去大概50年里,有10次诺贝尔化学奖颁发给了与结构生物学相关的重大事件及科学家。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施一公老师的团队所从事的就是膜蛋白的结构生物学研究。膜蛋白占人类基因组的 30%,占到新药靶点的约50%,有着重要的生理学意义。但由于膜蛋白自身的复杂性,迄今为止,对膜蛋白结构的研究仍处于一个比较困难的时期。1988 年,科学家Deinsenhofer 和 Michel凭借第一个膜蛋白

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高分辨率的结构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从那时起,20年间也只有200多类膜蛋白的结构被测定,和其他领域相比,这样的进展着实缓慢。因此,对膜蛋白的研究是一项有着重大意义的工作。

高翔选择了一个反向转运膜蛋白AdiC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结构生物学和相关的生物化学、生物物理技术来研究膜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尽管已有一代又一代的先行者前仆后继的投入到该领域,但是,由于始终没有同时得到任何一个转运蛋白多个不同构象的高分辨率结构,迄今为止,对转运蛋白在原子层面的反应机制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解释。

从2007年实验室成立开始,高翔即着手对AdiC蛋白进行研究,利用X射线晶体学技术以及相关的生化手段,试图解释反向转运蛋白AdiC 是如何识别并运输底物的。当时,实验室做膜蛋白的人还很少,体系技术都不完善,作为实验室的第一批学生,高翔也因此必须承担起建立膜蛋白纯化、结晶及生化分析的重任。在施一公教授和颜宁教授细心的指导下,高翔阅读了大量教科书和膜蛋白相关的文献,并通过限制性蛋白酶解实验、去垢剂筛选等实验一次次的进行尝试,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中探寻前行的道路。在一年半的时间里,高翔尝试了多种不同去垢剂的组合,探索过各种不同的实验方式,进行了十几次去同步辐射,检测了上千颗晶体,终于找到了四种去垢剂的组合可以使AdiC的晶体衍射到较高的分辨率,但是AdiC晶体的衍射数据质量还达不到解结构的要求。面对种种困难,高翔没有放弃,在不断优化晶体的同时,也在寻找新的突破点,终于又用了一年的时间,通过退火技术获得了一套可以解结构的数据。在清华大学王佳伟老师的帮助下,经过整整一个寒假的时间,一个原子一个原子的调整,高翔及其课题组终于在2009年2月得到了第一个AdiC无底物结合的高分辨率晶体结构并通过结构分析并结合定点突变、等温滴定量热技术(ITC)以及Transport assay等手段找到了AdiC转运底物的通道。2009年5月,Science杂志接收并发表了高翔的研究成果,使高翔站在了该领域研究的世界前沿。高翔及其团队的这篇文章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被国际权威机构Faculty of 1000推荐为必读文章,截止目前已被引用36次,一举奠定了高翔在该研究领域的地位。

随后,高翔又得到了AdiC与底物Arg结合的高分辨率晶体结构,进一步证明了之前发现的AdiC转运底物通道的正确性,并发现了AdiC 底物转运通道上起关键作用的多个氨基酸。通过两个结构的比较,对AdiC转运底物的分子机制有了初步的了解。2010年2月,Nature杂志接收并发表了高翔的这一成果,这也是膜蛋白的结构生物学研究中第一次同时获得同一个氨基酸反向转运膜蛋白有底物结合和没底物结合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

高翔的研究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2009年以来,高翔多次受邀在上海国际生化大会及各大院校进行工作报告,向更多的人介绍其工作成果。其间多次获得清华大学博士生论坛“优秀报告人奖”、中科院博士生论坛“优秀展板奖”、清华大学学术新秀等各种荣誉,并有幸受邀作为国内30名博士生代表之一参加了在德国林岛举办的第六十届诺贝尔奖得主交流大会,并利用这个可能是一生中唯一一次能和近60位诺贝尔奖得主共聚一堂的机会与各位权威深入交流,获得了相关领域权威的肯定。由于在会议上的出色表现,中国青年报对高翔进行了专访,报道中全面展示了他是如何代表清华大学、代表中国年轻学子,一步一步走出校门、走向世界。

面对扑面而来的赞美之词,高翔没有在鲜花和掌声中停留,5分制里,他只给自己打了3分——及格分。放下荣誉,摘掉光环,高翔仍然是清华每天在实验室中忙碌的一名并不起眼的学生。如今的高翔依然将自己的全部精力用于捕捉AdiC底物转运过程的不同状态上,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这个困扰科研工作者已久的问题。

步履匆匆,神情专注,高翔正在自己的人生和科研道路上踏踏实实的稳步前行,前方,他的传奇仍待继续……

林泽殷,男,汉族,中共党员,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专业2007级学生。

现任华南师范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主席,是广东省学生联合会第十次代表大会代表,校团委第二十九届、第三十届委员,华南师范大学灾区志愿服务团团长。该同志品学兼优,热衷志愿,工作能力突出,已被保送为华南师范大学2011级研究生。他的事迹在学校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好评,是学生当中的“第一棒”,现将其优秀事迹报告如下:

大学以来,林泽殷同学在志愿服务、服务亚运、科技创新、学生工作都取得不俗成绩,曾获亚组委优秀志愿者先进个人,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广东省优秀学生干部,全市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学校优秀学生标兵、志愿之星等荣誉,是学校热衷志愿,勇于进取,创新争优的榜样。

一、创先争优,思想觉悟高,是同学们的忠实代表。

林泽殷同学思想觉悟高,道德品质好,各方面的表现突出,在学生党员和团员中堪称表率。他坚持以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理论知识,不断增强政治觉悟。曾作为年级团总支书记经常组织活动号召团员学习党的知识,积极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引导和帮助身边的团员向党组织靠拢。他团结同学,为人正直守信,自强不息,乐于助人,善于进行自我批评,在志愿服务、抗震救灾、社会实践等活动中都能起到带头作用,在学校、年级里有较高的威信,在2010年获国家奖学金,2008年获国家励志奖学金,08

09学年度获得华南师范大学“优秀团员”称号。在2010年4月,成为共青团华南师范大学委员会第二十九届委员,同年5月再次成为共青团华南师范大学委员会第三十届委员。2010年12月,成为广东省学生联合会第十次代表大会代表。

二、志愿服务,历练意志,连续三年赴四川灾区开展志愿服务

林泽殷同学连续三年加入全国和广东省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重点团队——华南师范大学灾区志愿服务团,前往四川地震灾区开展志愿服务工作。三年来,林泽殷同学在三台县服务时间共计1488小时,协助开展了支教助教、文娱活动、入户调研、教师培训等一系列活动,其中,暑期小学生素质拓展夏令营共招收学生335名,开设训练分营16个,授课课时1686个学时;开展了2期教师培训,培训教师达400人次;进行专题入户调研3项,共走访当地250户人家;协助学校分类整理15000多册图书。林泽殷同学坚持艰苦朴素与求实创新的志愿服务精神,为灾区重建作了一份贡献,并与当地老师、学生和父老乡亲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所在团队连续获全国、全省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抗震救灾“先进团队”称号,林泽殷同学也连续获得华南师范大学“社会实践先进分子”称号。在华南师范大学十大志愿之星评选中,林泽殷同志也以一定的优势获得十大“志愿之星”称号。

三、服务亚运,奉献亚运,获得多项志愿者勋章表彰

林泽殷既参加了华南师范大学志愿者前期招募工作,又参与了亚运测试赛、亚运会的志愿工作和亚残运会开幕式手语舞演员的服务工作,参加服务时间长,获得了亚组委授予“亚运会、亚残运会志愿者先进个人”和金质、银质、铜质勋章(全场馆11人)和华南师范大学授予的志愿者木棉勋章(全校30人)。在志愿者前期招募工作中,林泽殷同学担任华南师范大学志愿者培训石牌校区负责人,组织各个院系开展志愿者培训,培训3000余名志愿者。在亚运会中,林泽殷同学担任天河游泳馆志愿者主管,同时担任宣传激励大队长,服务志愿时达302分时,被亚组委授予金质勋章,特别是在宣传激励方面,坚持“以人为本,树典型、抓先进”原则,按照学校“饱和宣传”的要求,利用校内外新闻网站、校内外报社、场馆刊物、博客等宣传阵地加强对志愿者精神和优秀典型的宣传报道。天河游泳馆共印发亚运会志愿者工作风采6期,完成稿件120余篇,4次被华南师范大学学校主页报道,5篇稿件登载在学校简报,树立了一批优秀志愿者典型。值得一提的是,天河游泳馆志愿者博客自11月15日建立以来,发放稿件150余篇,投放照片2000多张,博客日最高点击量为9094,10天总点击量 30230,成为华南师范大学亚运场馆受关注度最高的博客,在亚残运会开幕式手语舞服务工作中,林泽殷协助服务团队,服务了近600名演员,投入了2个多月解决了种种困难,服务时长超过300小时,圆满完成志愿服务任务。

四、钻于科研,力求创新,勇担大学生国家课题

作为课题负责人,林泽殷同学成功申报了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入选了华南师范大学首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并获得科研经费2万元,课题已经申请专利一项,科研固然艰辛,但过程却充满挑战,科研让林泽殷同学不断创新,不断进步。

此外,林泽殷同学还积极参加各类科技赛事,在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生科技作品竞赛世博专项中获一等奖,在第七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银奖。

六、学生工作务实,成绩突出,被评为广东省优秀学生干部

在工作上,林泽殷同学积极主动地开展各项工作,在担任校团委科技部部长期间,工作认真负责,协助老师组织科研作者参加广东省、全国“挑战杯”赛事,并取得突出成绩,在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我校共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此外,在第七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我校获金奖4项,银奖6项,铜奖2项,并获优秀组织奖。在担任校学生社团联合会主席期间,带领143个社团共同打造社团系统,坚持创新工作制度,制定科学的干部培养体系,并组织开展了第八届华南师范大学学生社团活动月和社团特色展示一条街等活动,活跃了社团氛围,繁荣了校园文化建设。大学以来,连续获得华南师范大学优秀“学生干部”称号,并获得“广东省优秀学生干部”称号,被授予“菁英奖章”。

总之,林泽殷同学是一名思想觉悟高,道德品质好,政治立场坚定、乐于奉献,富有创新精神、综合素质突出的当代优秀大学生。该生用朴实无华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他的人生信念,展示着他的青春风采,在同学当中发挥着模范带头作用,树立了品学兼优的好榜样。

李海星,男,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09级硕士研究生。

大学生创业大海中的一颗星

他带领团队,致力科研,拼搏创业,创办长沙恒润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并积极热心公益,服务社会。其个人和团队曾获长沙市创业百星、中南大学十大杰出学子、十佳青年、第十届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等多项荣誉。2010年间研发的电动轮椅实现了产业化,并荣获了湖南移动动感地带校园创业大赛第一名、湖南省“挑战杯”创业大赛金牌、“昆山杯”全国大学生优秀创业团队大赛全国50强、《创业大本营》第二季全国总冠军等奖项,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在2010年北京科技活动周展示会上,李海星所开发的电动轮椅车得到了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的高度的好评。刘延东指出,“你们的产品很好,这对老年人是一种贡献”。李海星投身创业、热心公益的行为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湖南卫视、湖南教育频道以及潇湘晨报、长沙晚报、三湘都市报、长沙创业网等媒体多次对李海星及其公司进行了报道,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学习篇

刻苦钻研为理想“卖命”

出生于农村,父母都是普通的劳动人。上一辈留给与李海星的,除了勃勃生命,便是那一句时刻鞭策自己的“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箴言。

接触过李海星的人都说,“他是一个肯为理想卖命的人” 。李海星的“理想”和“卖命”体现在他的学习、科研、生活等方方面面。研究生的生活在许多人眼中是清闲的:少课,不着急毕业,手拿准硕士文凭……但对于李海星来说,这是最忙、最需要学习、最需要拼搏的时机。在学习科研实践培养过程中,李海星坚持每天晚上“充电”到深夜,查资料、做实验,除掌握最扎实的本专业基础知识之外,还自修工商管理等辅修课程。总之不浪费一分一秒的时间,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理论修养以及知识拓展。

正是这种不怕苦不怕累的学习钻研精神,使得李海星拥有了过硬的专业知识、开阔的思想视野、灵活多变的思维;也正是长时间求真求实求新的实践积累,李海星熟练地掌握了许多机械零件的使用与机器控制。所有这些,为李海星的科研、创业和成才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开始了收获,一次又一次捧回科研专利:独双轮自行车、电动轮椅、汽车驾驶器、爬楼灭火机器人等等。目前正在攻读硕士的他早已摒弃了许多在校大学生的迷茫和稚气,背负起了养活和壮大一家企业的重担,扛起了80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大旗。

创业篇—科技创新聚团队“扛家”

自主创新是一家公司最可宝贵的财富。如何把自己的科研专利变成产品,攻读机械专业的李海星把目光投向了这个一直以来他极其热爱的这个有着无穷创新空间的行业,他满腔热血地开始投身于创业。

可是创业的一路走来,伴随李海星的是艰难与执着。就在一年前,只有简陋的厂房,简单的设备,可怜的资金,吃的只是两大盆难见肉丝的青菜,甚至还有少数员工的抱怨,但在李海星脑海里闪烁的信念就是“必须要把这个家扛起来”。为解决问题,李海星及其团队每天坚持加班至凌晨,样品经常是改了又改,有时甚至要推翻以前的研究成果。对于产品,更是自己研发,自己生产,自己销售,每个人都是身兼数职,每个人都是全力以赴。经过艰辛的打拼,由他领衔创办的长沙恒润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作为目前中西部地区唯一一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专业生产电动轮椅及电动医疗护理床的厂家,获得国家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40万立项资助,并获“长沙市科技计划”和“创业富民专项资助”项目立项。

截止目前,李海星所创办的公司相继研发了多个产品,资产突飞猛进达400万元,办公面积500平米,员工近30人,成功解决就业20余人。公司已经建立起了研发、生产、销售一整套完整的体系,并建立了自己的营销网络,其中所研发生产的“开福乐”电动轮椅车以其“多种实用功能的创新设计,多种机构的巧妙融合,模块化设计,首创将康复保健功能融入到电动轮椅上”四大核心竞争力和“多功能、人性化、高性价比”三大性能优势,赢得了市场的普遍认可,在销售上取得较好的业绩,已在国内建立了几十家经销商和代理商,并和多家材料商和外包生产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产品远销欧洲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成为轮椅界的优良品牌。目前,仅电动轮椅车这一块,公司月产量可达70台以上,产值40万左右。

公益篇

爱心服务为社会“尽孝”

正如李海星对他的员工常说的:我们所从事的,不仅仅是一份事业,更是一份爱心和责任。他所创办的长沙恒润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的宗旨正是:“关爱老人,关心体残朋友,关注社会,回馈祖国”。为了践行这一承诺,他用心思量,身体力行。

2010年4月,李海星与携带公司主创成员赶赴长沙市岳麓区敬老院看望老年人,并为他们送去自己研发的电动轮椅车。徐老人坐上轮椅,感动得热泪盈眶,连连夸赞:年轻人能为我们老年人着想,难得,难得。

像这样的慰问或者赠送产品并不是偶尔之事,这已成为李海星及其所办公司的一项工日常工作:定期去老年人院、残疾人机构看望需要帮助的人,为他们送去关心与爱心。到如今,在长沙的各老人院、残疾人机构,谈起开福乐,已是无人不知,无人不赞了。就连湖南省残联的领导、08年北京奥运火炬手中医药大学老师卢有沙老师以及湖南省爱心天使李丽对恒润的产品以及李海星他们关爱老人的孝行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或许也是为什么李海星能够扛起80后大学生创业的大旗的内在动力源泉。

郎坤,女,满族,中共党员,出生于1984年11月,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

她成绩优异,本科期间综合测评四年总评专业第一,研究生期间综合测评成绩专业第一,毕业论文荣获湖北省

优秀学士学位论文二等奖;她热衷于科研创新,主持课题1项,参与课题6项,并在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篇,荣获湖北省第四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三等奖、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湖北省赛区“十佳之星”称号等。

在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之余,郎坤自2004年上大学以来,坚持六年关爱帮扶农民工子女,服务时数累计达5000余小时,帮扶1400多人,走访行程超过1.8万公里,被誉为“最执着的志愿者”。

2010年对于郎坤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她六年来坚持从事的帮扶农民工子女工作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2010年12月5日,郎坤荣获第八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并代表全国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代表作典型发言,会议期间受到相关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同时,郎坤荣获“湖北青年五四奖章”、“第五届湖北杰出青年志愿者”、“武汉理工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郎坤的先进事迹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新闻频道、社会与法频道在“新闻联播”、“ 晚间新闻”、“ 新闻直播间”、“ 大家看法”等栏目中对郎坤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事迹进行了专题报道,《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新华网、《瞭望》新闻周刊、《青年文摘》杂志、《京华时报》、湖北卫视、《楚天都市报》、《武汉晚报》、《武汉晨报》、《武汉理工大学报》等各级媒体对郎坤的先进事迹进行了大幅专题报道。同时郎坤荣登《中国青年》封面人物,《中国教育报》对其事迹进行了整版地宣传报道。她的感人事迹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教育部主要领导做出重要批示,选树郎坤同学作为先进典型。

2010年底,武汉理工大学隆重举行“郎坤事迹报告会”,并组建“郎坤志愿服务队”。目前已经在武汉理工大学范围内已经掀起了一股热议“郎坤现象”、学习“郎坤精神”的热潮。

一、结缘“屋顶小学”,义务支教解忧愁

和武汉市几百家菜市场一样,江汉区高家台这家菜市场毫无特殊之处。但是,很难想象在如此喧闹的地方,在屋顶上竟然有着一所专为农民工子女开设的民办小学——凌智小学。整个学校都建在菜市场楼上,全校六个年级十个班都在二楼上课,学校将楼顶平台改造成一个空中运动场,孩子们每天就在上面升旗、做操、游戏……因此得名“屋顶小学”。

2005年3月,时任班团支书的郎坤得知“屋顶小学”孩子们的生活学习状况后,便决心帮助他们。经过与校方的17次沟通和实地走访后,郎坤组织成立了第一支“屋顶小学”义务支教团队,每周五为孩子们提供音乐、舞蹈、英语等课程。四年里,郎坤采取接力支教的形式,共招募了近170名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其中,志愿者们平均每周授课达22学时。志愿者们结合孩子的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志愿支教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显著提高,并与志愿者们建立起亲密友好的关系。

由于志愿服务工作突出,郎坤于2007年被授予武汉理工大学“青年五四奖章”和“杰出青年志愿者”荣誉称号;2008年4月被授予第五届“武汉青年五四奖章”荣誉称号。

二、投身西部计划,志愿服务写青春

2008年8月—2009年7月,郎坤带领武汉理工大学第十届研究生支教团奔赴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奉献青春,锤炼自我,践行理想!

(一)倾心支教工作,传播新思新知

郎坤在支教地主要承担以农民工子女为主体的龙里县城关三小毕业年级英语的教学任务。初次接触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并且学生基础差,发音不标准,水平参差不齐,学习缺乏兴趣……一段时间的教学并不见效,这让她有了一种深深的挫败感。不轻易服输的郎坤通过请教、听课、备课、谈心等途径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天道酬勤,经过不懈的努力, 她倡导的“快乐英语•激情英语”授课模式使教学工作从“上课困难”变成“下课困难”,孩子们深深爱上了这个使尽浑身解数变着花样让他们好好学习的老师。她所教授的科目毕业考试平均分达到91分,及格率为100%,得到了当地教育部门的充分肯定。

(二)传播志愿精神,展示雏鹰风采

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基础上,郎坤主动承担起龙里县少先队总辅导员的工作,针对农民工子女建立了龙里县“为了明天——七彩阳光工作室”,下设雏鹰志愿者基地、素质拓展训练营和心理援助爱心联盟等机构,成为了农民工子女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新亮点。经过一年的努力,雏鹰志愿者项目已经成功选拔了67 名雏鹰志愿者,并根据个人特长和服务意愿组成了“七小”志愿者(小记者、小保安、小环保、小礼仪、小向导、小文艺、小监察 )。雏鹰志愿者们在辅导员郎坤的带领下,开展了大量的志愿活动,服务校园内外。她所承担的少先队辅导员工作成绩突出,2009年7月龙里县荣获“全国少先队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试点县”,成为全省唯一获此荣誉的县级单位;龙里县城关三小被团中央确定为全国少先队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试点单位,成为全省获得此荣誉的三所小学之一。

(三)预防青少年犯罪,关注留守儿童

在支教过程中,郎坤发现随着龙里县每年的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多,他们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同时,在农村也产生了一个人数众多而且特殊的“留守儿童”群体。在和“留守儿童”学生交流中,郎坤发现这部分孩子普遍存在亲情缺失、监护不力的情况,他们违反纪律甚至产生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比例较高。为了帮助留守儿童,她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活动。教学之余完成了龙里县“献爱心•送营养”助学爱心基金的策划方案,并积极投入到龙里县贫困学子项目库的建设当中。郎坤走访了全县全部14个乡镇、数十个村,130多名贫困儿童,为他们带去了学习、生活用品。长期为孩子们提供思想教育、学习辅导、心理辅导、权益保护、爱好培养等服务。

一年来,郎坤共为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女募集价值4万余元的物资。其中,2009年六一儿童节,她带领龙里县25名留守儿童到贵阳参加了“歌唱祖国庆六一——手拉手一起走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并获赠10000余元的学习、生活用品。此外,她还号召全国各地网友献爱心,共收到洗净消毒后衣物和文体用品近4万件,募集到帮扶资金15232.8元及价值1万余元的图书。

三、践行创先争优,持之以恒做贡献

返校读研期间,郎坤继续关注农民工子女教育、生活问题,2010年8月,已回武汉理工大学读研二的她,通过联系深圳爱心人士,为哪嗙乡谷冰小学更换了使用达31年的课桌椅。她经常深入武汉周边农民工子女学校调研,并结合自己兼职支教4年、专职支教1年所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和工作经验,选择农民工子女最根本、最迫切、最直接的需求为切入点,参与创建面向全武汉农民工子女的“5+1彩虹计划”志愿服务体系,以期更加全面、深入地践行志愿服务事业。

郎坤同学坚持六年不辍帮助农民工子女,投身于关爱农民工子女事业,其优秀事迹在社会上引起重大反响,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她在“屋顶小学”支教期间受到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周长奎的接见,同时作为武汉理工大学“创先争优”典型,郎坤被授予武汉理工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和武汉理工大学“青年五四奖章”荣誉称号,并荣获“湖北青年五四奖章”、“第五届湖北杰出青年志愿者”荣誉称号。

为进一步宣扬郎坤精神,武汉理工大学专门成立“郎坤志愿服务队”,让更多的同学投身到关爱农民工子女的事业中来,将郎坤奉献精神发扬光大,将爱心传递给更多的人。

复旦5023寝室—徐健、卢元达、张侃、王新宇

复旦5023寝室,由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2008级徐健、卢元达、张侃、王新宇四名学生组成。寝室组建一年半以来,他们积极实践、发展兴趣爱好,并始终秉持学以致用为同学服务的理念,先后创作出包括“5023大讲堂”、“单词随意背”软件、寝室智能监控系统、复旦大学世博志愿者表彰大会灯箱在内的一系列科技创新作品,荣获“复旦大学2010年度特色寝室评比”第一名,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荣获“2010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奖”。

复旦5023寝室事迹受到各大媒体和世界各地网民的广泛关注,自制的寝室宣传片网络播放量已超百万次,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文汇报》、《Global Times》等数十家媒体曾对此进行专题报道,被誉为“最牛寝室”,而《中国教育报》更是将“5023”誉为2010年中国教育文化的典型;同时几乎所有门户网站均转载了这些报道,《青年文摘》杂志也曾以封面头条的形式介绍5023寝室,是当代校园风尚的体现。

复旦5023寝室为何受到如此广泛的关注?同样是发展兴趣爱好,他们如何做得与众不同?他们是如何学以致用,用自己的小发明为身边的大学生服务的?他们又是怎样理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的?

玩的都是高科技

这是一间“机关”密布的寝室,推开大门,一个温柔的女性嗓音便会问候来访者:“您好,欢迎光临。”手持遥控器随意一指,啪啪啪啪,日光灯依次亮起,电扇自动打开。寝室的布置更是令人惊讶:随处可见的开关和插座连接着示波器、信号发射器等器材;一块看上去毫不起眼的电路板竟是一台电脑的主机;轻按一个键,电脑屏幕就会自动切换到有线电视;寝室里的摄像头连上了网络,在任何能上网的地方都能远程看到寝室内……

复旦大学南苑36号楼5023室,是该校四名电子工程系大三学生徐健、张侃、卢元达、王新宇的宿舍。一间如此“牛气冲天”的寝室,四位成员自然也各身怀绝技。事实上,卢元达、王新宇都是经由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保送进入复旦的,而徐健和张侃则由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保送入学。“来复旦前,我们就认识了。”四个通过网络结识、兴趣相投的大男孩向学校提出申请,希望被分到同一间寝室。在5023,四个牛人开始了他们非同寻常的大学生活。

“大热天军训也不怕。”人称“老达”的卢元达是一位电子达人,他在军训时自制了一套由小风扇和通气管组成的简易散热装置,训练时别在腰后的皮带上,连教官都没发现。“风扇用的是电脑CPU的风扇,两根排热气的管子就是空调排水管。”“老达”的书桌是四个人中最复杂最凌乱的——电烙铁、焊台、万用表、示波器……线路密密麻麻。寝室里的遥控电灯、遥控电扇等,也都出自他之手。

“被偷一次车”是传说中复旦学生必须经历的三件事之一,5023的四个人可不怕。

“小蟊贼想偷车?自行车一振动,我们钥匙圈上的接收器就会接收到自行车发出的信号。”学生宿舍的防偷防盗也是件大事儿,软件高手张侃与“老达”合作完成了一辆无线摄像智能小车。小车可自动接人校园无线网络,接受远程遥控并传回图像。

“想象中理工科男生就是躲在实验室里闷头做电路,对吧?”宿舍长徐健笑着说,他们可不是人们印象里呆板木讷的“科学怪人”,“看球、逛街、桌游、插科打诨……正常男生玩的我们都玩。我们只是把一些男生寝室集体打游戏的时间节省下来,一起干一些感兴趣的事儿而已。”

我们不宅

对于“牛人”的称号,徐健连连摆手,“其实从理论上来说,有些东西不难,很多同学都懂。我们展示给大家的很多部是一些皮毛的东西,谈不上高科技,更别说发明了!我们只不过把东西实体化了,让人眼前一亮而已。”

“我们不是宅男。”这四个大男孩不仅不宅,还热心公益。卢元达与王新宇都是上海世博会的园区志愿者。在两周的服务时间里,他们在世博园5号入口,为进入闸机的游客服务。卢元达还应学校团委的邀请,制作了一块能够渐变发光的世博志愿者标志牌。在志愿者总结表彰大会的舞台上,当片区长们取下展板上的《园区志愿者服务手册》,一个用照片拼成的“志愿心”图案便显露出来。灯光暗下,“志愿心”从左到右一点点亮了起来,伴随着台下不断的掌声与尖叫, “很有成就感”。

除了用科技武装生活,5023的四个大男孩,也是有血有肉的理工男。

寝室长徐健,会吹长笛会拉大提琴,也会为情所困。最近,徐健喜欢上了一个女生,腼腆的徐健没有得到同样的回应。在和女生交往方面略有经验的张侃,用有限的经验一本正经地劝说:“健健。我跟你讲,情网这个东西,你知道吗?现在你在网里,她在网外面,所以不同步啊。”

今年4月,得知心仪的女生要考托福,徐健突然想自制一个背单词软件送给她。“她平时课业挺忙的,我想她可能需要一个不太庞大和复杂却高效的背单词软件。”一个周三的下午,徐健开始把他的这些想法付诸实践。他在寝室钻研了大半天后,背单词软件有了雏形。

编程是三分编、七分调。之后半个月,除了在5023内测,徐健还将软件放到班级FTP上供同学们下载调试。这款软件仅有一百多KB,囊括了四六级、托福和雅思词汇,使用起来特别方便,“比如用户安装软件或等待下载完成的时候,就可以用这个软件背背单词,能将使用电脑的零碎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徐健给软件取名“单词随意背”,如今它的网络下载量已经达到数十万次。

“虽然我的‘个人问题’还没有解决,但看到自己编的软件能给大家带来方便,心里还是很欣慰的。”5023式的浪漫,藏在元件和机器之间。

Welcome to《5023大讲堂》

2010年3月,在徐健的建议下,5023的四个大男孩开始录制四个人自制的《5023大讲堂》,十分钟一集,除了介绍专业知识,还分享使用电脑的小技巧,如《紧急复原误删文件》、《Office实用技能集锦》等,一共制作了十期。徐健说录制视频的初衷,只是想在课堂外和同班同学进行更多的交流,“前两集说的是专业知识,一开始只在FTP上和本专业的同学分享。”谁知一传十、十传百,前几集视频在同学中反响强烈。摄像头之外的“理工男生活” 则更为吸引人,网上点击率最高的《5023大讲堂》第十集——《特色寝室是怎么炼成的》便记录了这些点点滴滴的拍摄花絮。

视频中寝室大门上贴有一张光盘,煞有介事地写着四个大字“招财进宝”,推开门,便能看见徐健一本正经地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5023的寝室长健健,这里的大小事务都由我来管理,包括打水、寝室基金的管理、还有给吊兰剪‘头发’……”

“别拍我裤子啊,拍得到吗?拍得到吗?”录制《特色寝室》开头部分时,特别在意自身形象的王新宇一脸紧张,原来他穿着睡裤……拍摄《电蚊拍的工作原理》时,张侃因为被电蚊拍拍苍蝇时发出的噼啪声吓得惊叫一声,只能重拍,却再也找不到第二只苍蝇。

“最近,几乎每个走进我们宿舍的人,都会提到《5023大讲堂》中那块用LED灯拼成的“5023”四个数字的展板。它几乎成了我们的标志。”卢元达说。

徐健承担着《5023大讲堂》的主要拍摄、制作工作,辅导员欧若风说他常常看到徐健在校园里拿着照相机晃悠,嘴里念叨着“这些可以做素材”。

伴随着《5023大讲堂》的播出,张侃建立了5023自己的网站“i5023.com”,现在每天都会收到很多留言。徐健则被室友们戏称为“5023发言人”,“我每天睡前多了一项新的任务,就是回复同学们的留言和邮件。”

这些以《新闻联播》片头曲开头、以《天气预报》音乐结尾的视频,频频被赞“神奇”、“好玩”、“搞笑”。面对同学和网友的赞扬,徐健却有些不好意思:“现在再看这些视频,觉得有点粗糙,我们都没用DV机,就用有摄像功能的卡片机拍的,不过倒也原汁原味。”

以团队的姿态成长

有那么多兴趣爱好、做这么多视频会不会影响学习?他们的辅导员给出了答案:“不会。他们的成绩都不错。”欧老师表示,在复旦不少学生都很不错,而5023的四个男生却是利用了各自的特长拧成一股绳,并且通过网络成功地宣传了自己。“卢元达把身边的电器都改良了一遍,动手能力特别强,这一点在实验课上就有体现,徐健就偏好软件设计方面。”

不少网友用“震撼”形容5023,更有人感叹“看了才知自己大学都白读了”,“这才叫真正的大学生活”。一位毕业多年的复旦校友评价:“在师弟们身上看到了大学生应有的创造力,我觉得很欣慰。”

5023俨然是新一代大学宿合的缩影,他们以团队的姿态并肩成长着。

有人建议四个男孩对自己的科技创作进行商业化开发,组建创业团队。对此,张侃表示,5023确实有创业打算,而且四个人各有所长,优势互补,“我们之前也有过创业方面的尝试,我们正打算将一些‘创意’变成‘创业’,比如这个自行车防盗找车一体化装置,还有张江校区的热水器定时节能系统等等,都是可以商用的。”而这些创意,还有待更多人的支持。卢元达表示,虽然四个人的动手能力确实比大多数同龄人强,但仍需要通过大学教育构建起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积累好专业知识和社会经验。

当然,5023的资源也被共享着,其他宿舍的同学会来他们高科技的寝室看世界杯,他们也会热心肠地为其他同学安装书桌灯。卢元达说如果有机会,他们会把有用的想法在同学间推广。

“现在需要的是冷静。我们需要沉下心仔细考虑,接下来该做些什么。我们并不想只让5023火一天两天或者一个月、两个月,而是要作为一种积极向上、勇敢探索的精神延续下去。”

后记

5023寝室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和期望,他们也在尽自己的努力发挥各自特长为身边的人提供便利。班上有哪位同学的小电器出现了故障,大家都会想到找卢元达同学帮忙,而卢元达也随叫随到,“上门服务”。张侃同学建立了寝室主页www.i5023.com,把几位室友一年半里做的小制作发到网上,并配上了详细的说明,与对电子制作感兴趣的同学分享。徐健同学则负责回复寄给寝室的邮件,帮助同学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碰到的各种问题。王新宇同学投入了“易班”的建设中,为给高校学生搭建更便利的网上交流平台尽力……

5023寝室的成员快乐而充实地发展着兴趣爱好,学以致用为身边的同学服务,并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这是他们大学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他们对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理解与实践。

范敬怡,女,中共党员,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2008级本科生。

为响应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世界青年联合应对气候变化”和我国建设“两型社会”、发展低碳经济的号召,范敬怡于2009年10月创立“林歌项目”,致力于可持续校园建设,探求具有高校特色的低碳意识教育模式。截止目前该项目直接参与人数近6000人,辐射人数超过20,000人。

怀揣梦想 踏上征程

从家庭的耳濡目染到燕园的求学历程,环保在范敬怡心中经历了从兴趣转变为理想的过程。

受父亲的影响,范敬怡从初中起就对环保问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积极参加各项环保活动。高中期间,她加入了生物研究小组,进行包埋光合细菌 PSB净化有机废水的研究,并获得第四届“ITT”全国中学生水科技发明比赛广州市一等奖。环境科研的初次尝试获得了有价值的成果,这对于当时的她来说是令人振奋的成就。不久,她当选了广州市环保大使,代表中国前往英国伦敦参加2007年绿色城市学生高峰论坛,同来自世界各地的200多名学生大使共同探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2008年9月,范敬怡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并成功被她的第一志愿城市与环境学院录取。除了在专业课程上认真地学习地理学、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她还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国内外环保专家的讲座,参观各类环保示范项目,汲取国内外的优秀环保经验。这在满足了她对环保的兴趣爱好的同时,也为她后来自己创立和推广环保项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入学后不久,她就加入了中国大学生环境教育基地。在“青年的责任,我们的行动”口号感召下,她和一批志同道合的环保爱好者一起组织策划并亲身参与了多种环境教育活动,用力所能及的行动来推动大学生环保事业的发展。在2009年9月的全球气候周,她响应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向全世界青年发出的号召,发动北京10所高校的11家社团,开展首都高校“达成协议”百万签名活动。该活动不仅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2009年底的哥本哈根会议及其重要性,同时也让中国青年的声音得到世界的关注。通过这些活动,范敬怡向自己的梦想又靠近了一步;但她也意识到,环境保护最重要的就是公众的长期参与,如果没有更多人的加入,没有更有效率的活动形式,没有持续性的活动开展,自己的梦想依旧遥远。

勇于创新 锐意进取

现在,北京大学的校园中活跃着这样一支学生环保力量——既有定期的废品回收,又有各种创意环保宣传活动,还支持推动学生的低碳科研;参与者来自北大各个院系,覆盖全校近四分之三的学生——他们,就是“林歌”项目的骨干和志愿者们。而范敬怡就是林歌项目的发起人和主要组织者。

在过去参与和组织环保活动的过程中,她发现传统的环保活动或是缺乏对同学们的吸引力,或是缺乏较强的可持续性,而且多集中在培养环保意识的宣传层面,缺少可供实践的长期性活动。为了解决这些不足,让环保实践脚踏实地地开展,让环境理念深入人心,她决心打造一个崭新的环保项目。

从项目启动到最终的框架完善,她通过阅读NGO报告、查阅相关文献、回顾新闻报道,整理并学习借鉴了国内外各类环保行动成功或失败的经验。经过许多个不眠之夜的学习和讨论,她最终建立起林歌项目现在的总体框架——用公益行动中产生的价值反过来支持学生的活动。具体内容为学生合力汇集林歌基金,林歌基金反哺支持环保科研绿色文化活动的良性循环模式。

另外,林歌项目也是范敬怡对于探求一种具有校园特色的可持续碳平衡维持机制的勇敢尝试。她引入绿色账户的概念,提出了“为自己的碳排放买单”的口号,将环保的责任分散落实到每个人,充分调动起个体的积极性。不仅如此,她组织策划了“植物大战垃圾”、“未名湖环保冰灯燃放”等多项创意环保宣传活动,树立了“时尚环保”的理念。项目运行至今,北大校园内已有6000多人开设林歌绿色账户,各项活动的累计辐射人数总计达20,000人以上。 2011年3月12日植树节,第一批林歌林共440棵树也在甘肃文县的一个荒山头诞生,标志着林歌项目新的里程碑。

由于具有强可行性、有效性、可持续性和创新性,林歌项目获得了全国青联举办的校园环保创意大赛的华北赛区冠军,“北极光

清华”公益大赛的银奖。她带领的林歌团队也获得2009

2010年北京大学创新团队奖的殊荣和北大周其凤校长的高度赞扬。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北京周报、搜狐网等众多媒体都曾对林歌活动进行报道。

然而,范敬怡并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呼吁和鼓励更多人加入到环保的行列中来,是一个优秀青年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为此,她通过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宣传林歌理念,吸引更多的青年学子加入到环境保护事业中来。她积极推动林歌模式向北京林业大学等其他兄弟院校推广,扩大林歌项目的覆盖范围。 2010年4月,在北京大学第二届“地球•公民•传媒”论坛上,她作为青年学子参与环保行动的代表,与敬一丹对话,探讨媒体在推动环保事业中应发挥的作用。2010年9月17日,在人民大会堂的新闻发布厅,首届“超融低碳经济高峰论坛”拉开了帷幕。范敬怡作为唯一的学生嘉宾,与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劳伦斯

伯克利国家实验室资深研究员、中国能源组创始人马克•列文等嘉宾一起畅谈对中国构建绿色低碳社会的看法,并作了主题为“大学生应积极参与低碳生活” 的演讲。她以林歌项目在北大的发展为例,展示“从同学中来,到同学中去”的林歌特色,突出和强调了大学生应该培养自己的绿色领导力,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由被动参与向主动倡导转变,肩负起青年人的社会责任。

放眼世界 兼收并蓄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作为全人类的共同课题,尤其需要宏观的视角和跨国的交流合作。因此,她积极参与国际交流,采百家之长。2009年8 月,她参加韩国庆尚北道与北京大学的交流会,双方分享各自大学的绿色实践;2010年6月,她参加第五届国际大学生环境论坛,并作为中方代表发表青年宣言。2010年10月,她作为主讲人出席2010年北京大学大使论坛,与来自巴基斯坦、尼日利亚、以色列、俄罗斯、意大利驻华使馆的大使等外交官员围绕 “建设绿色校园的经验和成功典范”等话题展开讨论。2010年11月,她作为中国的学生代表出席2010年北京论坛,与世界五大洲12个国家的53名青年学生代表以“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为核心,围绕“挑战、责任、理想:我们是世界的青年”的主题,进行广泛的交流、讨论,取得了丰硕成果。日前,她还受邀参加2011年4月底在耶鲁大学举办的首届中美耶鲁论坛。

通过对外交流活动,她一方面积极宣传推广中国青年在环保领域做出的杰出成绩,另一方面也吸收外国的优秀经验,并和来自美国、德国、韩国等多个国家的环保爱好者建立联系,更好地推动我国以及全世界的环保事业发展。

追求卓越 全面发展

范敬怡在环保领域做出一番成就的同时,也兼顾自己的全面发展。她巧妙地“用以促学”,将林歌项目和参与其他环保活动的收获结合到自己的专业学习中来。通过与美国伯克利大学学生的交流,她了解了国外在绿色建筑发展方面的经验后。在北大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主任、发展规划部副部长吕斌教授的指导下,她选择了校园绿色建筑模式探究作为自己的科研题目,同时推动北大自己的绿色建筑

学生活动中心的建设,让自己的科研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除了环保,公益活动和公共服务中也常可以见到范敬怡活跃的身影。她笑称:“从小学到大学,我已经有15年的‘班长龄’了。”同时,她对于为全校同学服务的组织机构也非常热衷,她担任了北京大学唐仲英服务分队副队长,并获得了北京大学唐仲英德育奖学金。

范敬怡还注重提升身体素质,曾获学院洪堡杯乒乓球女单冠军,并当选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火炬手。

豆本加,男,藏族,天津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2008级电气自动化专业本科生。

在锤炼中成长,为理想而奋斗

豆本加出生于青海省一个偏远藏族山区——贵德县。在家乡接受了6年藏族小学和6年藏族中学的教育。2008年9月他如愿考入了天津理工大学,企盼着在良好高等教育环境中,尽快学习、掌握更丰富的专业文化知识,充实头脑。

家庭的困境,炼就了他自强不息的性格。开学时他仅带着一袋子糌粑来学校报到,生活学习都面临巨大的挑战:从小生活在藏语环境中,在当地民族中学学到的也是入门级的汉语,语言成为他首先遇到的障碍。当时的他进行汉语对话都有困难,更不要说听懂课堂上老师讲授的专业知识,再加上文化差异、基础知识相对较弱、家庭经济困难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几乎将他身心压垮。然而,面对困难,他没有畏惧,更没有退缩。“虽然我不是最聪明的人,但我一定要成为最勤奋的人”,遇到困难时他总是用这句话激励自己。于是,他加倍努力的学汉语、学英语、学数学,珍惜大学时光的每一分、每一秒,穿梭于课堂与自习室之间。通过一段艰苦的努力,他的汉语进步很快,基本的汉语交流已经没有障碍。学校领导、老师和同学们及时向他伸出援手,给予他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为他争取到国家助学金的资助,并提供勤工俭学岗位,解决了他在生活上的后顾之忧。一份份真情,一次次感动,使他很快从困惑中解脱出来,立志用知识改变命运,并决心用勤奋和刻苦战胜困难。功夫不负有心人,豆本加适应了大学生活,成绩直线上升,并在一年级连续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和六级考试,当年被评为优秀共青团员并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校级人民奖学金。

就这样,豆本加逐渐从孤陋寡闻的农家少年,转变成思想活跃的知识青年,从知识匮乏的山区孩子,转变成掌握专业技能的大学生。

全面发展,感恩母校

学习之余,豆本加时刻关注社会,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和校园文化活动,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和实践能力。他认为是大学给了自己成长成才的机会,更要常怀一颗感恩之心。作为一名学生干部,在担任学院科技协会副会长、学生工作助理期间,他努力为老师和同学服务,并从中体会到帮助别人和自身成长的快乐。他还多次在学校组织了民族团结宣传和民族文化展览等活动,为建设和谐校园奉献个人力量。

情系家乡,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经过不断的学习、思考,豆本加意识到地区区域间经济文化的差异,更领会到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伟大。作为来自西部地区的青年,更应以已之力为西部家乡的建设贡献力量,为藏区的发展而不断拼博。

他深知正是受传统观念束缚、知识缺乏,才致使藏区家乡的学生难以有更多深造的机会。于是他首先想到了为家乡的弟弟妹妹们募捐图书,用知识让他们开阔视野,树立远大志向。很快在老师的支持下,豆本加联系了家乡的中学并积极开展组织捐书活动。他也毫不犹豫的拿出自己的奖学金、助学金购买了图书,先后为中学母校捐赠了各类图书1500余册,所捐书籍是当地学生最喜欢阅读的。通过捐书助学,让他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努力对家乡意味着什么,他能为家乡做的还有很多……

利用大二寒假社会实践机会,他调研家乡耕地灌溉情况。通过分析发现过去的水渠就是简单挖挖沟,水一大,即被冲垮。后来村民们凑钱修筑一条水泥抹缝的石渠,也因太简陋,时常出现漏水甚至是被水流冲毁的现象。一条600多米的水渠把水从山上引到村里,那是村民的生命线,因为全村的口粮主要就靠那百十亩水浇地。村里严重缺水,供水的困难直接影响了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因此,他萌生了为家乡修建一条水渠的想法。他没有丝毫迟疑,立即撰写了英文调查报告,详细介绍了一条规范、牢固的水渠对贫困山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案,特别提到它有助于减轻当地妇女的劳动强度,有利于孩子们上学,因为不少妇女忙不过来时便让孩子帮助看守水渠,从而耽误了学业。最终在学校和乡村之友发展促进会等有关部门的帮助下,与新西兰驻华使馆取得了联系,他们表示支持他的项目,并最终一次性为该项目拨款4.6万元。有了资金支持,当地村民齐心协力,640米长的水泥管式水渠修成了。从此,困扰村庄近几十年的农田灌溉难题解决了,粮食产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010年暑期,豆本加再次进行推进新农村建设主题调研。通过实地走访,他发现家乡一年中最辛苦的农活儿就是秋收。每到家乡秋收时,割麦、运输,脱粒,全部手工作业,效率低,而且浪费严重,碰上阴雨天,粮食还可能会发霉。秋收时家里忙不过来,上学的孩子们也要参与工作,不能继续读书,十几天旷课,落下的课程很难再补上。家乡落后的手工生产方式制约了当地的新农村建设进程,极大地刺激了这位90后青年。于是他计划为家乡购置大型收割机,改变传统作业方式。返校后,向学校老师虚心请教,又总结以往的经验,撰写了详细的中英双语的可行性分析报告。报告中,他详细阐述了一台联合收割机对解放藏区农村劳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同时,他积极着手募集资金。此次募捐活动得到了人民网、中国青年网、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城市快报等多家媒体支持。最终,在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努力下共募集资金6.5万元,加上国家补贴的3万余元以及村民自筹1万余元,现代化的大型收割机终于在他的家乡落户。

可是,一个新问题又出现了,农田的小路过于曲折狭窄,收割机开不到农田里面去,无法正常作业。于是,他根据村庄的实际情况,亲自来往于田间、亲手测绘并带领村民修筑了一条方便收割机作业的道路,全体村民欢心鼓舞,兴高采烈!这极大地解放了当地劳动力,也促进了家乡新农村建设进程!

服务西部,志存高远

除为家乡的建设奉献力量外,豆本加还多次深入西藏地区开展社会调查。每到一处,他都认真采访、记录,宣讲中央的“三农”惠民政策。藏区之行不仅使他开阔了眼界,而且感受到了祖国西部令人振奋的发展前景,感受到各族人民团结向上的美好景象,这坚定了他将来学业有成服务西部、建设祖国的强烈信念!

豆本加家境贫寒,但胸怀西部,心系家乡,将个人抱负与时代和人民的要求紧密结合在一起,用自己的知识和感恩之心为家乡和人民服务;他一直坚强自立,自强不息,从一点一滴做起,树立了远大志向,养成了良好品德。他说自己一路走来,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是国家的强盛,社会的关爱,激励他不懈努力。他深深地懂得,心怀感恩才能回报家乡、服务社会、报效祖国,才能让青春绽放的更加绚丽多彩。他衷心地感谢给予他无私帮助的人们,他也会一直铭记胡锦涛总书记对青年学生的殷切希望,把报效祖国作为终身奋斗目标,把服务人民作为最大责任,把奉献社会作为最大价值,争做有理想,有抱负,有作为的新一代大学生。

柴云龙,男,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学院2008级本科生。

汉族,1986年7月19日出生于河南省焦作市,校武术套路代表队队长。

一、志存高远,潜心学习与训练,让勤奋成为一种习惯

在2008年进入北京体育大学时,柴云龙就立下志向,要做中国“太极第一人”,将来要把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把武术这一传统文化瑰宝的振兴和传播作为自己毕生的追寻和个人奋斗的志向。

入学以后,柴云龙每天生活过得很充实,北体大的课程让他感觉到很实用。学习之余,每天还要进行3小时的高强度训练,每逢赛前,训练量都会更大。为了在难度技术上追求完美,他每天都会挤出空余的一点时间加班训练,周末也从未给自己放过假。

为了实现目标,每天他都会在业余时间不断加强学习。两年以来,无论在个人思想上还是对事物的认识程度上,都得到很大的提高。为了能更好的领悟太极的奥秘,他经常学习《易经》、《道德经》、《弟子规》等传统名著,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成才。同时每天也都坚持学习外语。除此之外,柴云龙非常喜欢毛笔书法,在闲暇之余经常练习书法。为了充分利用好四年的大学时间去充实自己,他会在学习累的情况下,换一换脑子,跑到训练房去训练,他喜欢太极,胜过喜欢一切,为了它同样也可以放弃一切,从入学以来寒暑假期他始终坚持在校训练,从未放慢过脚步,已经有将近三年没有回过家,连过年都是在学校里度过的。

二、厚积薄发,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勤奋和踏实的特点是认识柴云龙的人给他最多的评价,也正是因为这特点,在训练方面他是出了名的不怕累,能吃苦。入校两年来,代表学校参加国内比赛和国际比赛共获得十三枚金牌,优异的成绩让很多专业队运动员都望尘莫及。其中仅2010年的成绩如下:

1、《2010年全国太极拳锦标赛》陈氏太极拳(冠军)各类太极器械(冠军)

2、《2010年全国大学生锦标赛》蝉联规定各式太极拳(冠军)

3、《2010年首都高校比赛》蝉联规定太极拳(冠军)太极剑(冠军)自选太极拳(冠军)

4、2010年被授予国家一级裁判员

2010年跟随国家领导人出访,参加了多次大型国际交流活动:

1、3月份随习近平副主席、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赴俄罗斯,在克林姆林宫参加中俄汉语年“开幕式”演出。在开幕式众多节目中北体大的太极赢得了国家汉办许琳主任、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和央视总导演等领导的一致好评。

临行前审查时,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在教育部袁贵仁、体育总局刘鹏等8个部委(局)领导的陪同下来到北体大观看了节目 “中国功夫”,柴云龙在中间表演太极拳。为了更好的展示太极风采,柴云龙将太极中的发劲组合与动静变化的动作组合编成套路,加上腾空难度动作,充分展现出了刚与柔的美,又突出了难度的观赏性。表演结束后,刘延东同志走上舞台,与演员亲切握手,对他们的演出表示感谢。正是因为有了这次的突出表现,后来他们接到文化部关于赴俄的表演任务。

为了能够更好的完成任务,充分展示出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在校领导和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在节假日抓紧排练。在出发前的预演审查中,《太极神韵》节目得到了文化部、教育部及外交部等领导的高度评价和赞赏。在总结会上文化部赵少华副部长说:“北京体育大学的《太极神韵》不仅精彩,更是整台节目的一个亮点!感谢北京体育大学,感谢你们和我们合作。”

2、11月份随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参加了俄罗斯“汉语年”闭幕式的系列活动,这也是开幕式所有节目中唯一的一个再次被安排在闭幕式演出的节目。11月24日晚7:30,2010年俄罗斯“汉语年”闭幕式文艺演出在克林姆林宫拉开帷幕,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与俄罗斯副总理茹科夫共同出席并观看了闭幕式文艺演出。演出中精彩的“太极神韵”节目,成为整台演出的亮点,精彩表演正如中国文化网上所说的:“北京体育大学表演的《太极神韵》体现了武术的刚柔之美,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意境。”精彩的节目深深吸引了俄罗斯观众。 演出结束后,国务委员刘延东、俄罗斯副总理茹科夫共同上台与中方演员的四位代表握了手,在与柴云龙握手时刘延东同志说道:“太极表演得很精彩,祝贺!祝贺!”

三、传递圣火,展示太极

2010年在广州举行的第十六届亚运会上,柴云龙被选为一名火炬手。传递圣火当天,一百米的距离,他没有浪费每一个机会。在圣火交接点燃后,首先是高喊三声“中国加油”,然后向观众展示了许多武术中的腾空动作,每做完一次腾空动作他都会高喊“亚运加油”、“中国加油”。在传递过程中他一手高举火炬,另一手不时挥舞,身体也配合展示一些武术的动作。他的活力与激情立刻感染了在路旁观看的市民,人群中不断响起“亚运加油”的欢呼声回应。传递结束后,亚组委的领导称赞他是传递火炬过程中亮点中的亮点。

四、修身炼心,和谐传承

由于他在2010年中突出表现,在2011年1月6日代表北京体育大学参加国家体育总局青年成长成才座谈会。作为学生代表发言人,柴云龙结合自身在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谈出了自己的志向、心声及困惑。

铁飞燕,女,回族,中共预备党员,云南广播电视大学2010级法学专业专科生。

回族,1992年8月出生,云南昭通人,云南省公路投资有限公司昭通盐津县普洱渡收费站收费员,现为云南广播电视大学2010级法学专业专科生。担任班团支部书记和学院学生会主席。其主要先进事迹如下:

一、挺身而出,奋勇救人。

2010年5月6日,铁飞燕随父亲一起到绵阳旅游,恰遇维修安昌河南山大桥工人落水,正处于女性特殊生理期的她奋不顾身翻越大桥桥栏,顺着 10米高的脚手架滑向河堤,纵身跳入离河堤6米高的河中,在冰冷而浑浊的河水里,多次潜入水下救人,终将落水工人救起,并采取控水、人工呼吸等措施进行急救,把已没有了呼吸的落水工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做完好事后悄悄离开。

二、善良勇敢,乐于助人。

早在2009年春节,年仅17岁的铁飞燕不顾家人反对和他人的非议,捡养了一名弃婴,毅然当起了“未婚妈妈”。她曾在寒冷的夜晚,宁愿和姐姐饿着肚子,将自己身上仅有的15元钱送到一个街边的残疾人手中;把姐姐给她的御寒毛衣和防寒服送给一个因父母不在身边正在受冻的男孩;她曾只身一人跑到昆明四处寻找自己因不想读书私自外出打工的13岁堂弟,直到找到并做通堂弟思想工作交给他的父母。

三、淡泊名利,感恩社会。

铁飞燕的先进事迹流传开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铁飞燕也先后荣获云南省优秀共青团员、云南省见义勇为先进个人、云南省“十大女杰”、“中国网事?感动中国2010十大网络人物”、“春城晚报?红云红河”2010年度十大新闻人物、“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职工标兵”和“全国三八红旗手”多项荣誉称号。但她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淡泊名利,感恩社会。她把单位和组织颁发给她的慰问金和奖金,悉数捐给了那些需要关爱和帮助的人(她给在浙江打工的姐姐寄了500元,让她转交给一位意外死亡的同乡家属,以示慰问;给家乡的青岗岭中学捐款1500元;拿出3000元资助30名家庭困难但品学兼优的学生;为母校购买了一批1000元的体育用品)。

四、历练本领,爱岗敬业。

铁飞燕曾是体校的一名学生,在昭通市年度女子游泳比赛中屡获奖牌。她用刻苦训练后培养的游泳技能和积累的急救常识,让落水工人获得第二次生命。当成为一名高速公路收费员后,她爱岗敬业,不断提高业务技能,为服务对象提供优质的服务。当遇到不理解收费的时候,她既坚持原则,又通过各种方式做通驾驶员的思想工作,让他们理解并缴纳通行费。当遇到冲卡或用各种手段偷逃通行费的情况时,她会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国家利益不受损失。

五、刻苦学习,求知若渴。

进入云南广播电视大学后,她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求知若渴,勤学好问,还担任了班团支部书记和学院学生会主席。她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心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总是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人,时刻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亲切随和,不以“英雄”自居,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铁哥”。她用每月并不丰厚的工资资助班上的贫困同学;同学们推选她为“优秀团干部”,她谦虚地把表彰的名额让给了他人。

作为公众人物,她要接受采访或参加公益活动,为了不掉队,她几乎把一切可以利用的业余时间都用到了学习上。为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各方面技能,她不但认真学习本专业的知识,还通过多种渠道,拓展知识面,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铁飞燕的学习成绩进步很快,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在勤奋学习方面,也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

在工作上,铁飞燕勤奋踏实,任劳任怨,力求把自己承担的工作做到更好。在班级工作中,她积极主动,配合老师开展各项工作,被同学们选为班级团支部书记。在学院学生工作方面,勤勤恳恳,不计较个人得失,赢得老师和同学们对她工作的信任和肯定。在今年3月学院学生会干部选举中,通过公平竞争,铁飞燕以最高票当选为学院学生会主席。今年4月,她又被同学们推选为校级“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

铁飞燕用自己的真心、爱心、责任心和勇气谱写了一曲平凡而真实的大爱之歌,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示了当代大学生应有的社会使命和崇高追求。中共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作出重要批示:“铁飞燕同志的先进事迹应很好宣传”。省委高校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罗崇敏批示:“铁飞燕同学见义勇为的精神感人至深,是当代大学生的榜样。我们要大力宣传她的事迹,切实加强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大学生正义至爱、无私奉献、立志成才的品格和意志。”

铁飞燕的先进事迹传遍了巴蜀大地和彩云之南,人们无不被她的先进事迹深深感动。网友评价她是“最美的90后女孩”、“英雄,中国的骄傲”、 “90后的楷模”。“铁丝”(铁飞燕的粉丝)们这样说:“要追就追这样的星”。无数的80后、90后青少年以她为榜样、因她而自豪,表示要学习她,为社会做贡献,做新时期的幸福青年。更多的人纷纷在网上留言,说在她的身上看到了中国的未来、看到了中国的希望!

白一帆,男,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09级本科生。

刻苦学习,卓越发展

自2009年入学,白一帆就加入了同济大学团委共青志愿服务大队。在短短的1年多时间内,白一帆先后或组织或参与的志愿活动有10余项。从黄河大合唱,科技馆、海洋馆志愿者到同济大学有着10多年历史的爱心助学活动,世博志愿者,白一帆始终坚持在志愿者的最前线,并积极对志愿服务内容进行创新。白一帆的突出表现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肯定,在2010年团中央举行的“第八届中国青年志愿者奖”评比中,白一帆荣获“优秀个人奖”并代表大型赛会志愿者在大会上发言。

用青春和汗水铸就世博志愿精神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白一帆同学更是有着突出的表现,从世博试运营一直到闭幕,184天白一帆始终坚持在不同的志愿服务岗位。作为同济大学第一批世博志愿者,白一帆和志愿者同伴们一起在非洲联合馆服务了16天,并充分发挥了语言特长,被评为志愿者之星。而在结束了服务之后,白一帆并没有结束自己的小白菜工作。凭着对志愿者工作的一份热爱,在园区志愿者部的大力支持下,白一帆在园区志愿者实时咨询平台上成为了一名信息员志愿者。在暑假最热的40度桑拿天,白一帆和十多位志同道合的老白菜们一起,每天到园区收集各类信息,并即时发布到园区志愿者信息平台,信息员的优质工作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而白一帆突出的表现也得到了园区志愿者部的肯定,在上海市委、市政府“服务世博、奉献世博”立功竞赛表彰活动中,白一帆被授予“上海世博工作优秀个人”称号。在园区志愿者离园仪式上,白一帆作为志愿者园区感动十大人物上台接受了上海世博会相关领导颁发的志愿者之星徽章。在世博志愿者表彰大会上,白一帆被授予“优秀志愿者”称号。2010年12月27日,白一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上海世博会总结表彰大会上代表200万志愿者发言,荣获党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上海世博会先进个人称号。

1、“小白菜”优质服务不喊累

在结束服务之时,白一帆还代表同济大学参加了园区志愿者第一二批岗位交接仪式并代表同济志愿者接受了市领导颁发的志愿者之星徽章。在一次接受学校记者采访被问及这么多天志愿服务的感想时,“累并快乐着”五个字他脱口而出,这也反映了大部分园区志愿者的心声。

2、休息时间义务拍摄工作照,布置风采墙

在保持优质服务的同时,白一帆放弃了休息时间为非洲联合馆的所有志愿者们拍摄了工作照,由于工作量很大,白一帆每次轮岗休息时都赶忙换上便装为志愿者们拍摄工作照。拍摄完毕后白一帆又让志愿者们自行挑选,这样人性化的工作照也令志愿者们很是满意。由于照片需要后期处理,白一帆在那几天晚上都要忙到凌晨两三点才休息,最后他圆满地完成了拍摄工作照的任务并及时将照片交给学校进行制作。

为了在休息室内布置一面属于志愿者自己的风采墙,白一帆每天收集非洲联合馆志愿者的感言并制作成简报,第二天中午将简报和同学们服务的工作照张贴在墙上。每天晚上拍摄集体照也是白一帆的主意,根据同学们的工作照,他还特地设计了非洲联合馆志愿者自己的专属LOGO。LOGO、简报、照片、留言墙汇聚在一起,一面极具特色的非洲联合馆志愿者墙就此诞生了。据非洲联合馆的长期管理志愿者们说,每次有新的志愿者们来,他们总会向其介绍这面墙并希望他们向第一批志愿者们学习。

在志愿服务即将结束之时,白一帆又为联合馆的志愿者们每人制作了一本风采集,精美的风采集配上大家的感言极富纪念意义,这让志愿者和老师们爱不释手。

3、宣传激励效果好,非洲白菜远名扬

每天晚上12点回到学校后,白一帆没有直接休息,而是将每天的志愿心得和团队感言都发布在网络上,一连16天,他的日志曾被许多媒体转载。白一帆还积极登陆了新浪志愿者微博,并被新浪推荐为优秀志愿者展示,新浪网也采纳了白一帆同学拍摄的同济志愿者的一天图集,被多家网站转载。

4、离岗“白菜”心不死,信息平台展神威

在服务期间,白一帆积极登陆园区志愿者信息咨询平台并且积极发帖,得到了园区志愿者部的重视,园区志愿者部张笑老师亲自找到白一帆协助信息平台工作。之后,白一帆组建了园区志愿者信息资讯平台QQ群,并组织一批优秀志愿者义务为平台汇总各类资讯,为志愿者们大大提供了便利。作为义务管理员的白一帆,还积极筹划组建义务宣讲队,为今后的志愿者传授园区经验和总结的实用资料。

在完成了日常岗位的志愿者后,白一帆在暑假又成为一名世博信息员。作为一名特殊岗志愿者重新服务世博,并担任了信息员志愿者的负责人。有付出,就有收获。短短的45天,在白一帆的带领下,重返世博园的38位老“白菜”在平台发布近2万条园区信息,平台访问量突破100万,可以说,信息平台已成为小白菜日常服务中最重要的帮手。为了及时收集园区动态,白一帆和几位同学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顶着烈日、冒着风雨走遍园区,每天要走上十几公里,鞋子走破了几双,体重减轻十几斤,脸上的皮晒掉几层,同学风趣地对白一帆说:“你这颗小白菜都被晒成梅干菜了!” 不到一个月,白一帆的ID“线上白菜——小白”就成为园区志愿者的服务好帮手。从7月到世博闭幕,白一帆和他的同伴们在信息平台上发布近7万条各类消息,平台访问量突破300万,信息平台成为园区科技服务的一个亮点。看到园区运行日趋井然有序,游客满意度不断提高,白一帆也真切地体会到了服务世博的快乐!

白一帆家在南翔,每天往返于园区和南翔之间,脚磨出了水泡,脸也晒脱了皮。很多人不理解,但正是那颗纯粹的白菜心,那份对志愿服务的热爱与责任感,让他每日乐此不疲,坚持不懈。白一帆为自己拥有非洲“白菜”、线上“白菜”、信息“白菜”的经历感到庆幸,更为自己能成为一名让“小白菜”信任、依赖的信息权威发布者,感到无比骄傲。

世博正是因为有了这么多辛勤的“小白菜”们才精彩,白一帆虽然只是其中普普通通的一个,但却以着他自己独特的方式为世博发光发热!

5、备受媒体关注,宣传志愿精神

自从参与世博志愿服务工作以来,白一帆总是积极的更新各类志愿者心得,撰写游园攻略。而他的志愿服务故事也吸引了大量媒体的关注。在暑假担任信息员志愿者期间,白一帆和他的同伴们以其科技服务世博的志愿服务形式受到了大家的关注,其中上海电视台,中国青年报,上海青年报等媒体纷纷报道了这群特殊的老白菜们。在12月底于北京召开的上海世博会总结表彰大会后,白一帆作为200万世博志愿者的代表接受了焦点访谈栏目的采访,其发言的画面在新闻联播播出,其发言稿也由人民日报刊登。在2011年1月,白一帆与世博志愿者宣传大使金晶,上海世博会城市站点志愿者顾孝仁一起代表世博志愿者接受了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颁发的年度经济人物公益奖。

四、一日为白菜,终身为白菜

世博会虽然已经落幕,但世博志愿服务精神永不落幕。世博会结束后,白一帆没有因此而放弃志愿服务,他又成为了一名中国馆续展志愿者。不同的是,这次的身份变成了一名管理岗位志愿者,白一帆希望能用他在世博会上学习到的志愿者创新管理模式以及自创的各类宣传激励方法帮助学校,也更好的为参观者提供志愿服务。在白一帆眼中,他希望在未来能继续在志愿者的道路一直走下去,为志愿者践行为国争光的爱国精神、乐于付出的奉献精神、精诚协作的团队精神、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而努力奋斗!

版权所有:雅安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地址: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青年路1号 

邮编:625100 | 电话:0835-2612382

备案序号:蜀ICP备05017911号  雅公网安备511801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