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课程建设
位置: 本站首页 > 教学科研 > 课程建设 > 正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标准

   作者:中马教研室      时间:[2015-01-05]   点击数: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学时/学分:本课程共64课时,其中课堂教学56课时,实践教学为8课时,4个学分

先修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后续课程:《形势与政策》

适用专业:三年制高职专科各专业

开课系或教研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研室课程组

一、本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1.性质与任务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高职学院大学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公共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的主要课程。承担着提高高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素养、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增强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自觉性的教育任务。

2.课程设计思路

以中宣部、教育部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精神为指导,从高职学生特点和学院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目标出发,围绕我院“学院育才、学生成才、企业用才”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理想信念教育为中心,以增强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为取向,为社会培养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比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应用型人才。

根据学院培养目标、社会岗位需求和学生实际等特点,在教学中努力做到:

“一个坚持”即坚持以学生为本。在遵循教育部、中宣部有关精神前提下,从企业对高职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和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出发,系统设计课程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以先进的理论指导人,以能力为本位培养人,

“两个统一”:实现校内课堂教学与校外课堂,固定课堂和流动课堂的统一,固化理论知识,促进知行结合。

三个结合:坚持掌握基本理论知识与培养职业能力相结合,公共社会实践教学与专业实践活动相联系,提升思想政治素质与锻炼职业技能相融合,在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中培养职业综合素质。

在的课程教学内容设计过程中,坚持做到:

一个教学主题:具体要求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教学主题。

两个理论成果:重点阐述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

三条道路:阐明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革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三条革命建设道路。

四个板块:教学中突出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总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内容。

经过努力,基本形成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基础,以科研建设为支撑,以课堂教学为重心,以教学改革为载体,以优质的教学效果为目标的课程理念与思路。

二、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本课程主要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理论知识的教育,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让学生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学会运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树立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全面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学生投身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1、知识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认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掌握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知识。

2、技能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知识,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分析当今中国的实际和当前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把学习科学理论与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把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其创新精神与社会实践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思想教育目标:

帮助大学生在重大政治问题上明辨是非,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他们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帮助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成为具有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三、本课程的考核方式:闭卷考试,平时成绩占40分,期末考试成绩占60分。

四、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3年修订版)、 吴树青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教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师参考书、学生辅学读本、疑难问题解析、教学案例解析;吴树青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执笔:洪松林

审阅:洪松林 日期:2013年9月

审定:李霓 日期:2013年9月

五、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

(一)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 学时数
理论 实践 合计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8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4 2
第三章社会主义革命理论 5

第四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3

第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 4

第六章社会主义本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 5 2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3 2
第八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 12 2
第九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3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 3

第十一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3

第十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 3

合计学时 56 8 64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单元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教学手段 参考学时
理论 实践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总论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一.教学目标1.熟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体系、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2.熟悉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形成发展过程。3.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涵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的内在关系。4.掌握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基本内容。5.树立实事求是的理念。二.教学重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历史进程及其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 。三.教学难点: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理论成果;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 8
二、毛泽东思想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第三章 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第四章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艰辛历程。2.熟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过程。3.熟悉党领导人民初步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成果4.熟悉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以及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5.认识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特点。6.掌握新民主革命道路的总路线、总纲领、三大法宝、7.正确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8.正确认识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二.教学重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特点和主要矛盾;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必然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以及确立的历史意义;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三.教学难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的关系;毛泽东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必然性、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初步探索曲折过程原因。 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小组演讲 12 2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 第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第六章社会主义本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一.教学目标1.了解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长期探索过程。2.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3.熟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内涵。4.掌握社会主义本质科学内涵及其重大意义5.掌握我国改革的性质、目的和判断标准。6.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7.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二.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及其重要意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对外开放的格局。三.教学难点: 社会主义本质的目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中“两个基本点”的辨证关系;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小组演讲 12 4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总体局 第八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 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2.熟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思想的内涵及意义。3.熟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内涵。4.熟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措施。5.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5.正确认识和处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6.正确认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必然性。7.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8.正确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性。9.树立民主意识和法治观念。10.熟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战略地位、指导思想、指导方针和重要意义。11.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12.正确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3.熟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14.熟悉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15.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二.教学重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措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依法治国的内涵和重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根本任务和指导方针、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和重要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三.教学难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与联系、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先富”与“共富”的关系、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与资本主义社会民主、自由和人权的区别和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小组演讲、讨论 12 2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障条件 第九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第十一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第十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 一.教学目标1.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发展及其伟大实践。2.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及其特点3.正确认识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不断增强祖国统一意识。4.熟悉新形势下对台湾工作方针。5.熟悉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理论根据和重要意义。6.中国共产党在外交方面的基本原则、方针和政策。7.正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8.熟悉我国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国防政策。10.熟悉新时期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11.正确认识加强党的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性。12.正确把握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历史使命。二.教学重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产生的过程、内涵和意义;新时期对台方针、政策和措施;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内涵、当代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 ;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三.教学难点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正确理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内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丰富和发展;时代主题的转换、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必要性;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性。新的社会阶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必然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小组演讲、讨论 12

(三)实训内容及基本要求

实训模块 实训内容及形式 实训要求 每组人数 学时数
1. 参观考察革命建设纪念基地 选派学生代表参加,撰写心得体会,在班级交流。 不定 2
2. 社会实践调查 学生自主调查与学院统一组织相结合,撰写调查报告。 不定 2
3. 主题演讲 班级初步选拔,在全校进行演讲。 不定 2
4. 心得交流 学生按照要求,观看教学片,撰写观后感,在班级进行交流 不定 2
5. 时事点评 学生组成小组,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新闻资料,制作ppt课件,教师根据教学安排学生在课堂展示。 不定 2

(一)实践教学设计

一、实践教学目的

1.目的

实践教学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际效果。使学生更全面掌握课程的基本原理,使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民情,更好理解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帮助大学生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培养学生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更好把实现人生理想与服务社会有机结合起来,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性人才。

2.实践教学的基本原则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教学有其独特的学科特点,既要求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又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的培养;同时学科本身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感性认识,并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在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应始终遵循以下原则:

(1)针对性:教学实践活动的选择,必须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来确定。

(2)时效性:课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以及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人们的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学生们要求吸收各种新鲜知识的愿望更加强烈。因此,教学中的实践教学活动突出时效性,实践活动要反映社会现实的发展,体现时代特征。

(3)实效性: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必须始终围绕如何使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行动,内化为自身的品行等问题来展开,并以实效性作为判断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

3.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

实践教学包括课内实践教学与课外实践教学形式。课内实践教学形式包括观看视频、讨论、演讲、辩论等形式。课外实践教学形式包括参观考察、社会调查等形式。实践教学以课内实践教学为主体,校外实践教学为拓展,以重走长征路,重温革命史为主题组织学生参观考察石棉县安顺场红军纪念馆的红色实践活动,以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组织学生参观考察四川“5.12”、雅安“4.20”地震灾后重建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更加坚定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版权所有:雅安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地址: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青年路1号 

邮编:625100 | 电话:0835-2612382

备案序号:蜀ICP备05017911号  雅公网安备5118010003号